驯服金雕有多难?一人一鹰七天不合眼,神秘的熬鹰究竟有多残忍?

时间:2025-02-24 11:19:31 来源: 编辑:

在游牧民族中,驯服有一种传承了上千年的金雕究竟神秘“驯鹰术”。传说,有多鹰天眼神有多要想驯服一只金雕,难人就要和它不眠不休的不合对视七天七夜 ,只有让金雕觉得你比它更强 ,熬鹰才能让凶猛的残忍“空中之王”低头。在这之后 ,驯服还要花上三五年时间才能让金雕听话。金雕究竟只要能驯服一只好金雕 ,有多鹰天眼神有多就能靠打猎养活一家人,难人对于驯鹰人来说,不合千金难换一只好鹰。熬鹰哈萨克族驯鹰人这些关于驯鹰术的残忍传说都是真的吗?现在还有驯鹰人吗 ?“紧七慢八 ,十天到家”金雕是驯服一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上的大型猛禽 ,翼展打开能达到2米多,锐利的爪子足足有5—6厘米长,轻松就能抓碎猎物的头骨 ,是一种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顶级猎食者 。在我国境内,新疆、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金雕数量是最多的 ,在这些地方生活了数千年的游牧民族 ,自古就有专门的驯鹰人去驯服金雕 。首先 ,就是要选择一只合适的金雕,在传统的驯鹰术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到金雕筑在山崖上的巢穴 ,挑选亚成年大小的金雕带回家,二则是诱捕野外成年金雕。从小养起的金雕会在驯鹰人家里生活好几年,成年金雕往往只会在这里生活一年左右 。也只有驯服成年金雕的时候 ,才需要熬鹰这个神秘的仪式 。蒙古的驯鹰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金雕是神鹰 ,就算是抓捕也不能让这些猛禽受伤 ,所以驯鹰人会选择在猎物最少的冬季来捕鹰。这时候的金雕因为食物短缺  ,就会被网中的诱饵吸引,主动扑进陷阱中。捕捉金雕的网也不是普通的捕鸟网,是用柔软的棉绳织成,这样才能保证金雕被缠住之后不会受伤。成功捉到一只成年金雕捉住金雕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用绳子控制住金雕杀伤力最强的爪子 ,然后用专门的眼罩遮住它的视线。金雕是靠视力来捕猎的 ,只有看不见的时候,它们才会慢慢安静下来 。这种眼罩在哈萨克族的语言里叫做“托马哈”  ,是用熟牛皮做成的 ,一些经验丰富的驯鹰人,会根据金雕的实际大小来制作眼罩 。熟牛皮眼罩,顶端的绳子方便驯鹰人摘取套上眼罩之后,驯鹰人会用绳子辅助,让金雕站在自己右手上  。驯鹰人的右手上戴着同样是熟牛皮做成的厚实手套,叫做“比亚来”,只有驯养得最好的金雕,才可以直接站在驯鹰人手臂上,能控制自己的力气不抓伤人 。给金雕戴眼罩的手法是很有讲究的金雕毕竟是世界上最凶悍的猛禽之一,它们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和攻击性 ,顶级猎食者的天生野性让它们不可能轻易被驯服 ,于是,驯鹰人就想出了“熬鹰”这种方法,用来消磨它们桀骜不驯的血性。前期工作完成之后 ,驯鹰人会把金雕带进专门的房间 。房间的地面上 ,用两根木桩固定了一条结实的粗麻绳 ,绳子中央缠着一个纺锤形的绳团,戴着眼罩的金雕就会被放在这个绳团上。开始熬鹰金雕在有弹性的麻绳上很难站稳,驯鹰人还会不时扯动它脚上拴着的绳子,让它根本无法休息,所以哈萨克族的熬鹰,又叫做“摇鹰” 。关于熬鹰 ,有一句俗语叫做“紧七慢八,十天到家” ,意思是熬鹰快的话要七天 ,慢的时候就要八天  。如果十天都没熬成功的话  ,这只金雕就熬不成了 ,只能放回野外。蒙古国有名的女驯鹰人,13岁就驯服了一只金雕金雕站上麻绳的时候,就是熬鹰开始的时候 。在这期间 ,驯鹰人寸步不离金雕 ,不让雕睡觉 ,人也不能睡。这种熬鹰的主要目的是 ,要让金雕疲惫到极点,失去反抗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金雕熟悉驯鹰人的气味。熬鹰的时候是不能给金雕喂食喂水的 , 一天两天没问题 ,真要饿上七八天,金雕能坚持得住吗?唤鹰和驯鹰人类不吃不喝三天都会有生命危险 ,在熬鹰的时候,金雕几天不能吃东西 ,它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其实 ,在熬鹰的时候 ,就算给金雕喂食它也是不会吃的 ,因为动物在吃饭睡觉的时候没有防备,如果不能确定周围的安全 ,它们是不会吃东西的 。金雕捕猎还有一点 ,金雕在野外的时候本来就饮食不规律 ,就算是顶级猎食者,也不能做到天天都有肉吃 ,于是,金雕在一次成功的捕猎之后  ,会一口气吃下很多食物再慢慢消化 ,甚至能做到一星期不再进食 。不过通常来说 ,熬鹰最多也只需要两三天,金雕就会因为过度疲惫而从麻绳上摔下来 ,一头栽倒陷入昏睡。这时候驯鹰人会用自己的衣物将金雕包起来,让它在睡梦中习惯自己的气味。熬鹰对人来说也很难 ,驯鹰人的徒弟就忍不住睡着了等金雕醒来,再吃下驯鹰人精心准备的鲜肉 ,就代表熬鹰成功了 。这时候驯鹰人给金雕喂食的肉也有讲究,不能给它们吃家禽家畜的肉 ,否则它就可能会去捕猎家里的动物 ,一般来说都是喂兔肉。不过 ,熬鹰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让金雕服从自己的命令去捕猎 ,驯鹰人还需要漫长的训练工作 。首先,要用绳子把金雕翅膀边缘长长的飞羽给绑起来 ,这样就能让金雕无法飞行 。飞羽是鸟类飞行的动力羽毛 ,长在翅膀最外层 。飞羽完整的时候,鸟可以自由飞行,当飞羽越少,鸟飞行起来就越困难。鸟类不同的羽毛一开始  ,驯鹰人会在手上拿一块鲜肉,同时发出独特的呼喊声,让金雕从二十米左右的距离飞过来吃肉 ,也学着适应驯鹰人召唤自己的声音。这个距离会越来越远 ,直到金雕从一公里外都能准确飞到驯鹰人手臂上,就代表着驯鹰又成功了一半 ,而这个阶段,就叫做“唤鹰”。唤鹰是衡量驯鹰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唤鹰成功之后,要进行的就是捕猎的训练 。以野生金雕的习性而言 ,一旦捕猎成功 ,它们要么带着猎物飞回巢穴 ,要么就地吃饱  ,而驯鹰人要做的 ,就是让金雕学会在捕猎之后守在原地 ,并且发出特定的“咔咔”声来通知驯鹰人。游牧民族的马,在这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驯鹰人会用兔子或者狐狸皮包裹着鲜肉,用绳子牵着诱饵 ,模拟猎物在逃窜  ,然后放金雕去抓。捕猎训练每抓到“猎物”一次,驯鹰人就要及时奖励金雕一块肉。长时间下来,金雕才能学会人们需要的捕猎方法 ,也会在这期间习惯和驯鹰人的配合 。不管是唤鹰还是捕猎 ,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学会 。就算被成功驯服 ,金雕也不会变成家养的动物 ,像对待宠物那样的打骂责罚  ,只会让它们的攻击性越来越强 ,于是 ,驯鹰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训练,直到成功为止。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基本上都需要一年左右 ,远远不如熬鹰那么特别而神秘,却是驯鹰术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代代驯鹰人口耳相传下来的绝技。当一只金雕完全学会了按照命令去捕猎,就证明驯鹰终于成功了 。在游牧民族看来  ,最厉害的驯鹰,是可以独自猎狼的 。“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只被驯服的强壮金雕,一天最多能帮驯鹰人猎到5只狐狸,只有懂狩猎的人,才知道这有多厉害。在过去的北方,野生的狐狸聪明又灵活 ,像兔子一样会钻洞,也有和狼一样的利齿  ,为了不破坏它们值钱的皮毛 ,还不能用枪猎杀 ,所以,狐狸是一种非常难抓的猎物。野生金雕捕猎狐狸不过,曾经的驯鹰人 ,只要训练出一只足够凶猛且听话的金雕 ,就能靠捕猎养活一家人。驯鹰人结伴出门捕猎的时候 ,只需要骑着马架着金雕就足够了。金雕不是宠物,在出远门的时候 ,驯鹰人是绝不会把它们装在笼子里的。他们会用木头做一个Y字型支架,右手戴着结实的厚牛皮手套,用木头支架撑在马鞍上架着右手,好让金雕能稳稳的站在自己手臂上 。驯鹰人结伴捕猎北方地广人稀,驯鹰人每次捕猎都要走上很远,而一只成年金雕的体重最轻都有五六公斤,如果没有这个支架  ,是绝对坚持不住很久的。在赶路的时候,驯鹰人不会取下金雕的眼罩,也可以说从熬鹰开始 ,这个熟牛皮眼罩就会一直戴在金雕头上。除非是家养很久的金雕,不然就只有到捕猎的时候才会取下来。驯鹰人放出金雕捕猎戴着眼罩的金雕 ,引以为傲的视力失去了作用 ,它就只能紧紧抓住驯鹰人的手臂 ,也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或者突然看见猎物而情绪激动。驯鹰人捕猎的时候,金雕都是作为杀手锏来用的。他们会先骑马找到并追赶猎物 ,通常会跑到比猎物地势更高的位置  ,方便金雕俯冲加速 ,然后才摘下金雕的眼罩  ,发出追击猎物的呼喊声。长时间看不见任何东西的金雕,刚恢复视觉,就会立刻锁定距离最近最显眼的猎物,等驯鹰人一声令下,它们就会展翅扑向猎物 ,这也是俗语“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由来。在游牧民族的观念里 ,广漠草原上只有狼才有资格作为最强的猎物 ,他们崇敬敢于直视太阳的鹰 ,也敬畏血性十足 、凶猛忠诚的狼,因此 ,直到现代的猎鹰比赛 ,也会把成功猎到狼看做成为冠军的资格 。在过去,游牧民族以放牧为主要的生存手段 ,在他们生活的北方,只有动物的皮毛才能抵御冬季的严寒气候 ,也为了保护自己的牲畜不被野生动物捕食,因此,这些民族也就一直保持着打猎的习惯 ,驯鹰术也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逐渐发展的。金雕大赛中最简单的是猎兔根据目前的历史资料来看,游牧民族的统一是在元朝 ,据说驯鹰术也起源于这个时期 ,到现在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 ,只是如今的驯鹰术,却遇上了最重大的改变 。在传统的驯鹰术里 ,金雕的放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驯鹰人养的是从金雕巢里选出来的小金雕 ,一般会在它七八岁的时候把它放归野外 ,如果驯鹰人养的是抓回来的成年金雕 ,那有时候只养一两年就会将它放生 。金雕大赛的中级难度是猎狐金雕作为大型猛禽 ,生育率不高 ,一对金雕通常每年只能养育出一两只后代。驯鹰人放生金雕 ,主要的目的  ,就是不能让金雕种群的数量降低 ,也是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对大自然的尊敬。不过,现在金雕已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 ,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 ,私自捕捉、饲养野生金雕是违法的 。只有能猎狼的金雕才能成为冠军所以 ,尽管驯鹰术在一些省份早已成为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在2021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 ,但很多老一辈的驯鹰人,因为没有相关许可证 ,还是不得不把自己驯服的金雕放生。如今,在新疆、内蒙古等省的一些地方 ,合法的驯鹰术成为了一种文化展示项目,也是当地特色的旅游参观项目 。而驯鹰也不一定都是金雕 ,海东青 、鹞子、黄鹰等猛禽也可以被驯服。吉林的驯鹰人养的是海东青如果你去这些有驯鹰传统的地方旅游,倒是可以好好感受一下这种传承千年的文化 ,只是一定要牢记 ,这些猛禽都是“牢底坐穿鸟”哦!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犬走以筠网   sitemap